碘酸(Iodic acid, HIO₃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发布时间:2025年02月15日


性质:

  • CAS号:7782-68-5
  • 弱酸,pKa = 0.75(文献引用自[20])。
  • 碘酸在酸性电解质中主要以未解离的HIO₃形式存在。

用途:

  • 作为6电子氧化剂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(RFBs),可提高能量密度。
  • 通过电化学还原生成碘离子(I⁻),反应式为:IO3+6H++6e →I+3H2O,Eθ=1.085V。

实验数据:

  • 在0.5 M H₂SO₄中,扩散系数 D = 1.1 × 10-5cm2s-1(文献引用自[29])。
  • 还原过程受碘层(I₂)的催化作用影响,形成自催化循环。

信息依据或数据来源:

Autocatalyzed Kinetics of 6-Electron Electroreduction of Iodic Acid Studied by Rotating Disk Electrode Technique

Catalysts 2024, 14(7), 437;

https://doi.org/10.3390/catal14070437

物理化学性质:

  • 碘酸(Iodic acid, HIO₃)是一种强酸,具有较高的氧化性。在大气中,它主要以气态或颗粒态存在,能够参与多种化学反应。
  • 碘酸的分子量为 175.91 g/mol,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或固体,易溶于水。
  • 它可以通过碘与氧气的反应生成,具有较强的酸性和氧化性(Zhang et al., 2022; Sipila et al., 2016)。

合成或生产方式:

  • 在实验室中,碘酸可以通过碘与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(Zhang et al., 2022)。
  • 在大气中,碘酸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排放的碘化物(如藻类),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(O’Dowd et al., 2002; Sipila et al., 2016)。

用途:

在大气化学中,碘酸是新粒子形成(NPF)的关键前体物之一,尤其在海洋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(Sipila et al., 2016; He et al., 2021)。它还被用于化学分析和某些工业过程中的氧化剂。

信息依据或数据来源:

The vital role of sulfuric acid in iodine oxoacids nucleation: impacts of urban pollutants on marine atmosphere

Haotian Zu, Shaobing Zhang, Ling Liu and Xiuhui Zhang

https://doi.org/10.1088/1748-9326/ad193f


马来酸酐(Maleic Anhydride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马来酸酐(MA)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,具有酸性,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。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,具有特殊的气味。熔点约为 53℃,沸点约为 202℃,密度约为 1.48 g/cm³。易溶于有机溶剂(如乙醇、乙醚等),微溶于水。MA可以通过生物质(如HMF)的氧化C-C键断裂反应制备,也可以通过传统的石油化工路线合成。

碘 Iodine (I2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碘(I₂)可作为中间体和催化剂参与HIO₃的还原反应。在水中溶解度低(约1.2 mM),在乙醇-水混合液中溶解度显著提高(4.3%质量分数或0.15 M)(文献引用自[28])。通过HIO₃与I⁻的化学计量反应生成:HIO3+5I-+6H+→3I2+3H2O。

苯胺(Aniline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苯胺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液体,具有特殊气味。它易溶于乙醇、乙醚等有机溶剂,微溶于水。 分子量为93.13,熔点为-6.3℃,沸点为184.4℃。 苯胺具有碱性,可与酸反应生成盐。

重水(D₂O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重水分子式为 D₂O,是一种氢原子被氘原子替代的水,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高的沸点、熔点等物理性质。其化学性质与普通水相似,但具有不同的同位素效应。重水在科学研究中常用于同位素标记、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等。在本研究中,用于进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,通过比较使用 H₂O 和 D₂O 时的反应速率,揭示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。

拉帕替尼(Lapatinib)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

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(文献[8]提及与吡咯替尼的对比)。在PHOEBE研究中,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mPFS为6.8个月,显著低于吡咯替尼组[9]。靶点:HER2和EGFR,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(文献引用:Waks & Winer, 2019)。拉帕替尼与HER2复合物的RMSD波动较大(100 ns时配体偏差14.35 Å)。

异佛尔酮(Isophorone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异佛尔酮是一种含有酮基的环己烷衍生物,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较低的极性。主要通过乙酸乙酯(acetone)的碱催化自缩合反应合成。 反应机制包括三个步骤:乙酸乙酯的醛醇缩合形成甲基异丁基甲酮(mesityl oxide),随后与乙酸乙酯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,最终通过分子内醛醇缩合生成异佛尔酮。 工业上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工艺。

合作征集

供应各类试剂、原料,专注研发,汇总化工品合成、提纯技术及小试、中试、量产供应链建设。

Email:net.fei@163.com

化工兔

一个专注研发生产的化工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