磷酸肌醇(Inositol Phosphate)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

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10日


性质:

  • EC number: 700-206-7
  • 由肌醇环上的羟基被磷酸单酯取代形成,共有63种可能的InsPs物种,其中大部分已在细胞中鉴定[1]。
  • 进一步磷酸化生成二磷酸(焦磷酸)取代的InsPs,称为PP-InsPs(如InsP₇和InsP₈)。
  • InsP₆(植酸)是所有已分析生物中最丰富的InsP物种。

来源与合成:

  • 脂质途径:肌醇通过磷脂酰肌醇(PtdIns)磷酸化生成PtdIns(4,5)P₂,经磷脂酶C(PLC)水解释放Ins(1,4,5)P₃,随后通过IP3K和IPMK转化为Ins(1,3,4,5,6)P₅,最终由IPPK(IP5-2K)催化生成InsP₆[4,6]。
  • 胞质途径:Ins3P通过ITPK1和IPMK等酶逐步磷酸化生成InsP₆[4]。
  • 替代合成途径:某些生物(如植物和变形虫)通过肌醇激酶(MIK)直接磷酸化肌醇启动InsP合成[19,20]。

功能与实验数据:

  • 信号分子:
    • 作为细胞内信使,参与钙信号传导(如Ins(1,4,5)P₃激活IP3R释放钙离子)[37]。
    • 作为蛋白质的稳定辅因子(如ADAR2中的InsP₆维持RNA编辑酶结构)[50]。
    • 作为分子桥(如HIV衣壳蛋白通过InsP₆促进病毒组装)[21,52]。

    信息依据或数据来源:

    The inositol phosphate signalling network in physiology and disease

   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, Volume 49, Issue 11, November 2024, Pages 969-985

   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tibs.2024.08.005

    性质:

    磷酸肌醇(Inositol Phosphate)是一种信号分子,参与调节植物的应激反应。

    用途:

    肌醇磷酸在植物应对干旱胁迫中起重要作用,参与ABA信号传导和ROS生成。

    实验数据:

    干旱胁迫下,植物体内的肌醇磷酸显著增加,导致ABA水平的升高。

    信息依据或数据来源:

    Mechanisms of Abscisic Acid-Mediated Drought Stress Responses in Plants

    Int. J. Mol. Sci. 2022, 23(3), 1084;

   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ijms23031084


    硒化铋(Bismuth Selenide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    硒化铋,Bismuth selenide (Bi2Se3) 物理化学性质: 粒子大小: 约80纳米 分散性: 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层状结构: 具有层状结构,能够物理切割细胞壁 吸收峰: 在530纳米附近有强吸收峰 Zeta电位: 在Bi2Se3水溶液中为正2 mV,在PBS缓冲液中为负-8 mV 平均直径: 约88.4纳米 平均厚度: 约1.2纳米

    抗倒酯 Trinexapac-ethyl (TE)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

    抗倒酯(Trinexapac-ethyl,TE)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(PGR),通过抑制赤霉素(gibberellin)的生物合成来减少植物高度,从而降低倒伏风险。主要用于冬小麦,以减少植株高度,降低倒伏风险,并可能提高谷物产量(在倒伏风险高的情况下)。

    Jasmonic Acid (茉莉酸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    物理化学性质: 植物生长调节剂,涉及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。 分类: 植物激素。 生产方式: 通过在橡胶树的树皮上制造约1平方厘米的切口,并将含有3%茉莉酸的羊毛脂混合物应用于切口,然后用聚乙烯膜覆盖。

    单宁酸 Tannic acid (TA)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

    物理化学性质:自然多酚,具有显著的粘合性质。 用途:用于修饰MON表面,形成Pro@MON@PTA。

    羽扇豆醇(Lupeol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    Lupeol 是一种 lupane 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,化学结构为 (3-beta)-Lup-20(29)-en-3-ol,化学式为 C₃₀H₅₀O,分子量为 426.7174 g/mol,熔点为 215°C–216°C。其红外光谱中显示有羟基和烯烃基团,分别在 3235 cm⁻¹ 和 1640 cm⁻¹ 处有吸收峰。¹H NMR谱图显示其有七个甲基单峰和烯烃基团,这与三萜类化合物的典型特征一致。在高效液相色谱(HPLC)和质谱(MS)分析中,Lupeol 显示出母离子峰在 m/z 409 [M + H—18][+]。

    ‌‌甲撑二苯胺(Methylenedianiline, MDA)的物理化学性质、生产方式及用途

    甲撑二苯胺(Methylenedianiline, MDA)是一种芳香胺类化合物,通常为白色晶体或粉末,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。 MDA有多种异构体,其中4,4'-MDA(4,4'-二氨基二苯甲烷)是最稳定的异构体。 合成或生产方式: 在该研究中,甲撑二苯胺(Methylenedianiline, MDA)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主要反应阶段:缩合反应(Condensation Reaction)和重排反应(Rearrangement Reaction)。

合作征集

供应各类试剂、原料,专注研发,汇总化工品合成、提纯技术及小试、中试、量产供应链建设。

Email:net.fei@163.com

化工兔

一个专注研发生产的化工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