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2日
“科技创新是石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”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石化集团首席科学家孙丽丽挂在嘴边的口头禅。作为我国石化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,孙丽丽四十余载深耕科研一线,将青春与智慧倾洒在石化技术创新的征程上,为我国从石化大国迈向石化强国立下重要功勋。
1961年11月,孙丽丽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普通家庭。1979年,她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考入华东石油学院(今中国石油大学),选择了炼油专业。那时的她或许未曾料到,这一选择将开启她与石化工程的不解之缘。
大学期间,孙丽丽凭借扎实的学业成绩和对专业的热爱,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1983年毕业后,她毅然投身石化行业基层设计岗位。此后的岁月里,她一步一个脚印,从普通设计师逐步走向项目管理前沿。2000年前后,她担任中国石化沙特延布炼厂项目总经理,成功推动项目的落地实施,这成为她迈向行业巅峰的重要一步。
在石化工程领域,芳烃成套技术中的对二甲苯生产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,严重制约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。面对这一“卡脖子”难题,孙丽丽带领团队迎难而上。她将多年积累的科研经验与工程技术相结合,经过无数次方案推演、实验测试和现场调试,终于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,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“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”。
2015年,该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。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,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,还催生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,推动我国石化产业从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“领跑”转变。
“当时国外技术垄断严重,我们只能靠自己。压力很大,但没有退路。整个团队夜以继日攻坚克难,那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成就感,是一辈子的财富。”孙丽丽回忆道。
孙丽丽的科研版图远不止芳烃技术。她主持研发的原油清洁高效转化系列工程技术,在炼油技术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,显著提升了我国炼油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品质。目前我国炼油能力稳居世界第一,她所带领的技术创新团队功不可没。
此外,她成功攻克高酸天然气净化关键技术,主持建成世界第二大高酸天然气净化厂,解决了高酸天然气超大规模安全高效净化处理的世界性难题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她还主导建成了我国首套自主技术芳烃联合装置、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以及我国最大海外合资炼油项目——沙特延布2000万吨/年炼厂等标志性工程,这些项目如同一座座里程碑,见证着我国石化工程技术迈向国际前沿的历程。
近年来,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,石化行业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。孙丽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,提出了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耦合体系的思路。她认为,未来石化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必须从传统能源利用模式向材料利用模式转型,推动化石资源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发展。
她带领团队积极投身绿色氢能研发,努力攻克氢能制取、储存与运输的技术瓶颈,推动氢能与石化产业的深度融合。“绿色氢能的创新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经济问题。只有实现技术的经济可行,才能真正让氢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力量。”孙丽丽表示。
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,孙丽丽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,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精神。她通过举办科普讲座、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,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石化科学知识,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,为行业培养后备人才贡献力量。
孙丽丽,这位来自山东烟台的女性科学家,用四十多年的执着与坚守,在石化工程领域书写了辉煌篇章。从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到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,从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到助力国家绿色低碳目标实现,她的足迹贯穿了我国石化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全过程。她以“手艺人”自喻,将科技创新视为工匠精神的延续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在她的引领下,我国石化产业正朝着绿色化、高端化、智能化的未来大步迈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磅礴力量。
“生化环材”四大专业,曾被冠以“天坑”之名,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飞速发展,生物化工专业早已不是过去人们眼中的“就业难”代名词,而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前沿领域。新时代的生物化工专业,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。
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,化工原料贸易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稳定与发展对于各国经济都具有深远意义。然而,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关税政策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巨石,引发了全球化工原料贸易格局的剧烈动荡,其影响与未来趋势值得深入探讨。
主要成分为蒙脱石(montmorillonite),化学式:(Na,Ca)₀.₃₃(Al,Mg)₂(Si₄O₁₀)(OH)₂·nH₂O。层状结构(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),高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容量(文献引用:[8])。天然膨润土(BN)的比表面积:63 m²·g⁻¹,平均孔径:37.43 Å。AKG-S.E:钠基膨润土,蒙脱石含量33%,颗粒密度2.78 Mg/m³。
HER2靶向TKI,对部分HER2突变(如M774delinsWLV)有一定活性。不可逆的双重泛-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,靶向HER1、HER2和HER4的细胞内激酶结构域。吡咯替尼联用apatinib时ORR提升至45.5%(Yang et al., 2022, BMC Med)。单药治疗HER2突变NSCLC的客观缓解率(ORR)为30%,中位PFS为6.9个月(Zhou et al., 2020, J Clin Oncol)。
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,靶向HER2受体的胞外域,诱导其内化和降解,抑制细胞增殖信号,并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(ADCC)[3-5]。德曲妥珠单抗获批用于HER2突变NSCLC的二线治疗(DESTINY-Lung01试验ORR 54.9%,PFS 8.2个月)。本研究中,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和化疗的疾病控制率(DCR)达100%,显著高于对照组(87.7%,P=0.028)。
曲美替尼用于KRAS突变NSCLC,与Pembrolizumab联用以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。FDA 已批准用于 BRAF V600E 突变肿瘤(与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等联合治疗)。在 PDAC 中,单独使用可抑制 pERK,但无法抑制 pAKT。与 Omipalisib 联用(OmiTram 组合),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。
白色结晶固体,具有抗氧化性。其分子式为C₂₁H₂₄O₁₀,分子量为436.41 g/mol。通常从苹果中提取,也可通过化学合成。用于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。单独使用时对HUVEC和HMVEC的增殖、迁移和管形成无显著影响,但与DHA结合后(PZ-DHA)表现出更强的抗血管生成活性。作为PZ-DHA的前体分子,单独使用效果有限,但与DHA结合后具有潜在的治疗应用。
PD-1抑制剂(免疫检查点抑制剂),通过阻断PD-1/PD-L1通路增强T细胞抗肿瘤活性。帕博利珠单抗(Pembrolizumab)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,尤其适用于PD-L1高表达或特定基因突变(如KRAS突变)的患者。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(mNSCLC),与化疗联合使用。SC剂型的目的是提高患者便利性和临床效率。
化工兔
一个专注研发生产的化工网站